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执行副主任田晶鑫: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2025年05月13日 15:13:31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康克佳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有何重大意义?这部法律规定了哪些制度举措?如何推动法律的贯彻落实?本期起,中国城市报“发声·民营经济”栏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代表进行深入探讨。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竞争力相对偏弱、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在创立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经营成本较高、技术力量薄弱以及产权保护不足等多方面的挑战,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这些制约了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不仅填补了民营经济促进与保障方面的法律空白,也是对各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法治保障诉求的积极回应,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坚持平等对待,规定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二是保障公平竞争,对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禁止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等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三是支持科技创新,通过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开放共享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优化投融资环境,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平等获得直接融资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五是强化服务保障,明确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制定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等应当注重听取意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坚决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

作为我国第一部旨在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从法律层面强化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保障了其合法权益,还优化了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相信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在保障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部法律值得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于2002年颁布、2017年修订过的法律在立法目的等方面与民营经济促进法存在着差异。

在立法目的和适用对象上,中小企业促进法聚焦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扶持,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促进法则更注重于维护经营主体的平等地位与产业政策公平性,着重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及企业家权益。

在法律内容上,中小企业促进法着重于财税支持、融资促进、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服务措施等具体支持举措;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强调明确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国有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着重强调平等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促进民营经济人士的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中国城市报记者康克佳采访整理)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12日第07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民营经济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