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卫健局组织医疗志愿服务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党建+”邻里中心召开“互学互比互评”现场观摩交流会。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持续聚焦群众所需所盼,落实“党建+”邻里中心“七个一”运营管理机制,推动邻里中心门常开、人常来、事常办,真正打造既聚人气、更聚人心的“红色磁场”。
部门下沉
推动中心服务精细化
“办事流程是否便捷?服务过程是否有难点堵点?还需要哪些政务服务?”近日,泉港区行政服务中心“轻骑兵”“大篷车”一线服务队实地查看了凤翔村“党建+”邻里中心窗口设置、便民服务设施等情况,围绕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便利化提出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以前办理医保,要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办理,得花不少时间。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省时省力又省心!”村民连先生说。凤翔村“党建+”邻里中心自运行以来,已开通政务事项“马上办”22项、“就近办”99项、“掌上办”80项。
当前,“党建+”邻里中心正成为各职能部门资源投放、服务下沉的主阵地。近年来,泉港区创新推行“红色合伙人”机制,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吸纳“党建+”邻里中心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单位机构联建共建,定期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精准匹配群众需求与服务项目,因地制宜将人员、资金、服务下沉一线,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推动78家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党组织与邻里中心结对共建,累计下沉服务项目135项。
共青团泉州市泉港区委在山腰街道聚福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打造“青育邻里课堂”,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为社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安全教育、阅读分享等服务;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结合“安全生产月”,组织执法人员在肖厝村“党建+”邻里中心开展伏季休渔与船舶安全政策宣讲,现场普及海上安全应急、船舶管理政策等知识;区卫健局牵头涂岭镇卫生院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走进樟脚村“党建+”邻里中心开展健康咨询、暖心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不是简单的场地叠加,不能仅靠基层党组织‘单兵作战’,要发动更多资源力量为群众办事。”泉港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来,为广泛凝聚近邻党建工作力量,泉港区以“三区联创”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充分调动片区内在职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教师医生等群体,组建了26支“海丝先锋党员突击队”,依托“红色积分·智汇邻里”平台,发布环境整治、文明实践、扶困济弱等方面服务事项,通过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余件。
制度健全
促进中心管理规范化
近日,泉港区后龙镇田里村“党建+”邻里中心开展了“风车彩绘DIY”活动,吸引了周边的孩子纷纷前来参加。“小朋友玩得非常开心,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加强了亲子间的情感互动,既有趣又暖心。”村民林女士高兴地说。
“我们会在每个月的25日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公示栏等平台发放下个月邻里中心‘活动月历’,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不断提升邻里中心的人气和活力。”后龙镇田里村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泉港区持续加强“党建+”邻里中心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错峰延时、坐班轮值、预约登记、活动发布等服务机制,完善运营时间、服务承诺、资产管理、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确保每个中心都达到有专人负责、有制度规范、有经费保障、有活动计划、有考核评估的“五有”标准。同时,建立邻里中心挂牌准入清单和工作规范,统一数量、规格、样式,累计清理各邻里中心外部标识、标牌和内部制度牌匾68个,确保邻里中心服务指引准、办事环境优。
此外,泉港区还建立了邻里中心“体验官”制度,聘请235名“两代表一委员”、律师、新闻工作者、快递小哥、居民代表等力量担任邻里中心体验官、观察员,从“政府视角”转变为“群众视角”,通过多样化、全方位体验邻里中心各功能区服务项目,查摆堵点痛点问题,推动调整优化群众流量少、满意度低的服务功能区域37个。结合邻里中心星级评定工作,常态化开展“互学互比互评”活动,通过实地看、现场比、逐个议、会议评等方式,引导各邻里中心对标找差距、比学赶超促提升。
现在,泉港区“党建+”邻里中心从智能预约到专业服务、从群众监督到星级比拼,一套闭环管理的“服务生态链”已然形成,让每一个邻里中心都成为群众愿意来、来了不想走的“幸福驿站”。
多元融入
实现中心运营长效化
在泉港区南埔镇凤翔村伍心疗养院,护工正带领老年人们开展晨起健身操康复训练,大家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伸展胳膊,活动筋骨。养老院秉持医养结合的理念,配套文化活动区、康复理疗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模块,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心理介护、文娱康乐、生活照料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我们引入伍心康养集团第三方机构进驻运营:一方面,机构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日间照料、长短托各种护理需求;另一方面,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免费医疗体检、优惠理疗套餐等福利,多元化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帮助老年人实现‘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南埔镇凤翔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常态长效运营,泉港区坚持“公益性为主、可盈利循环”原则,探索推出“三营联动”运作模式——村社自营,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领办邻里中心运营公司,整合盘活闲置资源、存量资产,采取“空间换资源”合作方式,全面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服务;机构代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全盘运营,通过设立免租培育期、低租平价化等方式,吸引各类经营主体入驻,提供多样性、差异化服务项目;国企帮营,委托区属国企、镇属国企进行运营管理,按照“村居提需求、部门出资源、公司统服务”实施路径,引入优质资源、补齐民生短板。根据各“党建+”邻里中心不同资源禀赋、工作实际,灵活确定运营主体、运作模式,让运行成本有保障、服务供给可持续。
此外,泉港区还成立了“党建+”邻里中心顾问团队,联合民政、教育、卫健、文体旅游、商务、行政服务等单位,建立品牌商库、服务企业“白名单”,发掘一批品牌效应发挥好、符合法定资质的多类型服务机构入驻邻里中心。同时,为各类服务业态的引入提供资源对接、项目论证、运营指导,推动服务项目更好更快落地见效。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泉港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把邻里中心打造成聚民心、暖人心的“幸福会客厅”,让“推门就是美好生活”成为泉港百姓的日常体验。(图片由泉州市泉港区委组织部提供)
链接
“党建+”邻里中心
“七个一”运营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常态运营机制、一套日常管理机制、一套队伍帮扶机制、一套下沉帮扶机制、一套多元共治机制、一套质效评估机制、一套经费保障机制。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19日第26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