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虹口区北外滩滨江的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主市集现场,游客云集。虹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主市集“反诈咖啡”摊位前,民警向游客递上“反诈咖啡”。
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分局供图
清晨,在特色手冲咖啡的香气中驱散困意,唤醒沉睡的思维;午后,欣赏精彩的咖啡拉花表演与传统剪纸艺术的跨界联动;傍晚,沉醉于黄浦江畔激情澎湃的乐队演奏与露天电影交织的光影世界中……不久前,在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举办的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主市集现场,游客们在饮咖、赏景、游览中探索“无界”乐趣,不仅体验着“咖啡+万物”的生活新范式,更收获了虹口咖啡文化带来的松弛感。
实际上,除此人气活动,虹口与咖啡的故事还有很多。日前,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虹口,探寻其深厚的咖啡文化,解码其如何在当下助力城市消费增长、进一步丰富城市生活体验。
香飘百年
彰显海派文化特色
虹口与咖啡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46年。这一年,位于今虹口区黄浦路的中国证券博物馆前身——礼查饭店(后更名为浦江饭店)建成。同年,这一上海最早的现代化酒店首次将咖啡室与客房、餐厅融合,使人们能够在一体化的空间里闲谈玩乐。该举措在当时颇受欢迎,不仅有效推动了咖啡文化在沪传播,也由此开启了虹口与咖啡的百余年情缘。
从西商饭店的创新引入,到1876年广东人“胜仔”将设在虹口老大桥直街的夜宵店更名为“生昌架啡馆”(“架啡”为咖啡当时的音译),咖啡文化在虹口这片土地上逐渐本土化。1886年,在今东大名路一带开业的“虹口咖啡馆”吸引了区域内大量外国水手和侨民前往,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一座桥梁。
岁月流转,虹口区内的咖啡馆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丰富文化内涵。20世纪初,鲁迅、郁达夫等文人常在今虹口区北四川路和多伦路交界处的“公啡咖啡馆”引经据典、针砭时弊,思想的火花在字句碰撞中迸发,炽热的情感在言语交锋中激荡。智慧与咖香氤氲不散,咖啡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在彼时交融。
创办于1939年的白马咖啡馆地处虹口区提篮桥,由犹太难民鲁道夫・莫斯伯格夫妇出于躲避纳粹迫害而建。据了解,1938—1941年间,上海接纳了近两万名来自欧洲的犹太人,这些犹太难民大部分集中在虹口的提篮桥社区,并在此组织起了犹太难民社区。1939年,从维也纳逃亡至上海的鲁道夫・莫斯伯格夫妇,以风靡家乡的歌剧《白马旅店》为灵感创办了白马咖啡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此咖啡馆不仅发挥了饮食、休闲等基础功能,更成为犹太难民们的“精神花园”。其不仅见证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助温情,承载着上海作为 “东方诺亚方舟”的人道主义光辉,也诠释了上海咖啡文化的包容与革新。
据了解,在上海最早的3条咖啡街中,就有2条位于虹口。而今,这些街道穿越历史的尘烟,静静地诉说着虹口的咖啡往事,由此形成的历史文化亦成为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跨界联动
丰富文旅消费体验
超350个展位汇聚众多优质咖啡品牌,演艺演出、体育竞技、文旅体验、潮流文创、露天电影、非遗展示、特色美食等多元业态交织……在前不久的“五一”假期里,2.3公里水岸线、2.4万平方米的虹口北外滩滨江空间热闹非凡。作为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的主市集,全市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的“咖啡+文旅商体展”联动活动在虹口北外滩沿岸精彩亮相,通过打造“看得到景、望得到水、喝得到咖啡、守得住记忆、能触摸未来”的“无界社区生活”模式,融合多种业态、融汇多元文化、融通多维圈层,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以咖啡为纽带的文化盛事。
咖啡杯碟套装、艺术胸针,还有以雷士德工学院外立面为灵感,呈现装饰主义风格建筑线条与色彩的丝巾……此次咖啡节上,上海北外滩(集团)有限公司的摊位前人流涌动,一众精美的文创展品吸引了来往人群的目光。
上海北外滩(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这是“摩登北外滩”全新系列产品的首次亮相。该系列产品融合了海派文化韵味与北外滩在地特色,设计灵感取自北外滩的经典文化符号,以摩登语言展现时代气息,传递北外滩独有的文化魅力与创新精神。依托北外滩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与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北外滩文旅已陆续推出“筑语北外滩”“再创雷士德”等主题系列文创产品,涵盖上海大厦、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河滨大楼、浦江饭店(中国证券博物馆)、雷士德工学院、耶松船厂、高阳大楼、世界会客厅等区域地标,产品类型包括文具套装、冰箱贴、帆布袋、香氛蜡烛、窗棂书签以及建筑师笔记本等,兼具设计美感与文化意蕴。
据介绍,北外滩文旅还携手“北外滩雅遇公寓”联合推出原创文创IP“小猫Domi”,进行品牌展示与衍生品创作。凭借其温暖治愈的形象与可爱风格,“Domi”深受年轻群体与爱宠人士喜爱,逐渐成长为北外滩文化生活的新符号。
“向左眺望,浦东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向右即可欣赏浦西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这里不仅咖香四溢,风景也堪称一绝,‘世界会客厅’名不虚传!”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咖啡爱好者张先生对中国城市报记者感慨道。他口中的“世界会客厅”正是虹口北外滩的城市新地标,此番面向公众开放50个参观名额,使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有机会走进这座承载着百年风华的建筑,领略丰厚历史人文与当代设计美学的激荡共鸣。
拥抱公益
搭建文明生活桥梁
“喝下我们这杯‘苦口婆心美式’,就要答应我们看护好各自的这‘三匹马(码)’!”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分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张佳燕,在此次咖啡节的反诈摊位前卖力吆喝。
中国城市报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民警们一边向游客推广反诈APP,一边为他们递上自制的“反诈咖啡”,并利用等待制作的间隙向大家普及生活中常见的诈骗类型和手段。“希望这一杯杯提神又醒脑的‘反诈咖啡’能吸引更多人主动来学习和了解反诈知识,让大家将安全防范意识‘捧在手里、喝进嘴里、流到心里’。”张佳燕说。
除了与防骗教育普及结合在一起,咖啡还与文明实践场景紧密相连。同样在咖啡节期间,北外滩滨江水岸还推出了“启航北外滩”文化宣讲活动,带领市民游客行走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历史建筑群中,实地探访虹口“文化三地”——“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独特风韵。
此外,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虹口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米哈游旗下游戏IP进行跨界合作,通过“文明实践+游戏元素”的方式,在咖啡“香”伴中吸引年轻人关注城市文明。
虹口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文化三地”行走宣讲,让市民、游客在行走中触摸城市文脉——这也是虹口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展示窗口的生动实践。未来,虹口区将坚持文化赋能,持续以咖啡文化为桥梁,让城市文化可感知、可品味、可分享,打造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样本,讲好虹口故事、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19日第15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