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调查

汉阳区:党组织扎根最前沿 “家门口”服务到身边

2025年05月19日 14:57:00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打造“阳小驿”户外工作者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灯社区月湖景苑小区举办电梯更新改造项目议标会。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根工程”,通过组织深根、队伍深根、阵地深根、服务深根,逐步将治理触角从社区延伸到小区、楼栋单元,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和楼栋党小组组长,着力培养365天24小时在居民身边、能够把群众组织起来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团结带领居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将党组织扎根到最前沿,把服务送到最基层,把困难解决到“家门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组织深根一贯到底

建强共建共治动力主轴

把组织延伸到群众身边。汉阳区突出“自己的小区自己管、自己治”,通过组织程序,将以前的党员楼栋长调整为楼栋党小组组长,小区党支部书记由以前社区“两委”成员兼任调整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居民党员担任,全覆盖建立615个小区党支部、5581个楼栋党小组,挂牌1.2万余户党员中心户,打造以小区、楼栋为单位的治理共同体。

把脚步丈量到群众身边。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着力锻造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和打造平安稳定的“四无”小区(无入室盗窃、无涉毒、无电信网络诈骗、无传销),连续4年开展“小区遍访行动”,区领导、街道班子成员和社区工作者一同逐门逐栋摸情况、找党员、选骨干,挨家挨户拉家常、问需求、听意见,夯实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把作用发挥在群众身边。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企业、社区组织等联动机制,因地制宜搭建“议事赶集会”“逢四说事”等议事平台,常态化征集居民意见,让小区的事大家说了算。月湖景苑小区于2004年建成,13部电梯运行20年故障频发,先后投入35万元用于维修却效果寥寥,有居民建议直接更换新电梯。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组长担任起更换电梯的意见收集员,分头收集居民意见和诉求,以楼栋单元为单位召开议标会,6家电梯供应商现场讲解产品,带动居民“自己的电梯自己选”,目前已完成5部电梯更换,居民满意度提升。

队伍深根一呼百应

建强基层治理主力战队

培育小区治理的“领头人”。2020年汉阳区实施网格员专职化,破解社区机关化、行政化倾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除保留党务、政务服务窗口外,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全天候下沉到小区(网格)巡查服务。2022年进一步将591名网格员升级为网格长,负责统筹小区党支部成员、自管党员、居住地报到党员、下沉党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等“8+N”支力量,变单打独斗为一呼百应。持续开展“金牌网格长”评选,畅通金牌社工、委员、副职、主职的成长链条。

培育扎根小区的“本地人”。开展“书记赋能”行动,高规格举办小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由区委领导授课,为全区600余名小区党支部书记讲解“深根工程”核心要义和方法路径,同步组织各街道全覆盖培训楼栋党小组组长,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有生力量。建立“一卡”“一队”“一圈”机制,以小区为单位制作民情联系卡、组建红色工作队、建立线上“朋友圈”,为小区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提供强力支撑。为小区党支部成员统一购买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评选优秀小区党支部书记、最美楼栋党小组组长342名,不断激励他们在基层治理中安心奉献、担当作为。

汇聚多方下沉的“身边人”。选派区直部门处级干部、统战成员、退休老干部“三支队伍”,担任全区117个社区第一书记、主任助理、党建指导员,创新打造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政协委员、统战成员之家”,坚持“无会日”制度,实现部门资源、界别力量和社会资本在小区一线链接。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离退休党员到居住地小区报到、亮身份,开展“认岗、认事、认亲”,积极参与小区治理。

阵地深根一应俱全

建强服务便民红色堡垒

亲民化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汉阳区根据基层减负和规范社区挂牌等有关要求,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挂牌标识、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做到清爽整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因地制宜推动67个青创驿站、共享自习室、青年夜校“青创三件套”进社区,为青年打造集创新创业、文化交流、成长助力、生活配套为一体的创梦综合体。

高标准打造小区红色驿站。利用物业、业委会办公场所和社区闲置资产,科学布局378个小区红色驿站,不断缩小服务半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保留党务、政务2个服务窗口,社区工作者互为AB岗全天候下沉驿站常驻办公,将服务阵地前移到群众“家门口”,由原来“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

拓展建设“阳小驿”户外工作者驿站。整合资源打造140个“阳小驿”户外工作者驿站,推动人大政协、统战政法、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力量下沉,为户外工作者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就业咨询、相亲交友、子女入学、关心关爱、身心健康、住房租房等“7+N”服务,并动员引导其成为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基层治理“微探头”。全区驿站累计服务30余万人次,上报事项41万余件,提升城市治理温度、韧度、深度。

服务深根一网兜底

努力提升居民满意度幸福感

党群服务持续聚民心。汉阳区将小区红色驿站作为小区党组织工作阵地,推进小区党支部入驻办公议事。延伸开辟楼栋议事空间,针对居民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共同拟订小区居民公约、管理规约及议事规则,推动居民自治共治。

政务服务下沉“家门口”。统一在小区红色驿站接入政务专线,由区行政审批局对驿站驻点人员进行全员轮训,考试通过后发放证书,做到全科全能、持证上岗。目前,驿站可办理涉及养老、卫健等高频民生事项82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2021年以来,累计办理高频事项超30万件,各街道平均每月提供上门服务1000余次。

民调服务构筑防火墙。将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派驻红色驿站,在小区吸纳威望高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进入民调队伍,发动“自家人”化解“自家事”。全覆盖建设街道社区综治中心,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工作。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现“社会治安、群众信访、矛盾化解、行政复议、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六中心服务合一、集中办公,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包案接访,推进“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汉阳区”。

物业服务迈上新台阶。建立全区物业“红黑榜”,组织2家区属国有物业企业,托管全区193个社区代管、自治弃管老旧小区,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0余万元,推动老旧小区实现封闭管理、安防升级、专业服务,同步攻坚安置还建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由居民监督评价,每月通报物业履职情况,倒逼物业企业自觉提升服务质效。

志愿服务实现本地化。持续擦亮“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品牌,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全区通兑激励制度,全区志愿者注册率达56.4%。截至目前,共培育孵化11类“知音汉阳 凡人微光”小区系列志愿服务队300余支,辐射全区600多个小区,志愿服务团队超3300支。让居民群众走出自己的小家,走进小区这个大家,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变“旁观者”为“参与者”。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19日第21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社区功能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