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从“制度保障、靶向培养、创新选用”三方面入手,运用两个维度,打造四类差异化培养路径,打通三条晋升渠道,形成社区工作者“闭环式”培育体系,全链条锻造“硬核”社工队伍。
两个维度保驾护航
厚植“育”的沃土
西夏区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横向搭建“四岗二十四级”四梁八柱,划分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两委”成员、网格员四个岗位,按照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获奖情况等设置24个工资等级,2025年社区工作者薪资增长450元以上。
纵向构建“1+5+4”培育体系,统筹辖区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优势社区等资源,打造西夏区“头雁联盟”工作室,配套5个专业实训基地,聘请7位高校专家顾问,实现巡回指导、竞聘上岗、导师帮带、技能培训等4项重要功能。今年以来,西夏区共孵化培育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17名,完成老旧小区治理经验探索、社区积分制管理问题对策等专题调研4项,各实训基地承接区内外培训30余次,接待学员1500余人。
四类人员靶向培养
打造“抓”的生态
西夏区坚持多元共育、递进锻造,广泛调研,建立“4类型7能力”需求模型,逐步打造“后继有人、堪当重任”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兜底培育新手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力、居民动员力,依托西夏区5个实训基地,开发民政、医保、党务等政策专题培训课程7个,“老书记谈方法”“老党员说服务”“职业规划解读”等特色课程12个,实现兜底培训全覆盖。
重点培养骨干社区工作者协商议事、项目运营能力,链接高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治理专家等资源,开发活动策划、项目谋划等专项课程,结合公益创投、为民服务、党建等项目孵化实施开展实践培养。
靶向培优中坚社区工作者统筹协调力、治理创新力,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库,探索社区党组织书记轮岗、社区副职交叉交流机制,定期实施专项脱岗培训,创新开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模拟演练,20名社区副职开展半年交流学习,实现双向帮带。
精准锻强年轻社区党组织书记改革攻坚力,组织50余名年轻社区党组织书记赴福建省厦门市、浙江省等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实施帮带工作“三个一”计划,完成提炼社区党建载体1个,申报完成建设项目1个,建立治理资源库1个。
三条渠道创新选用
搭建“上”的阶梯
西夏区坚持“能进能出、优进绌退”选人用人导向,建立了“社区抓网格、镇街抓两委、县区抓书记”三级后备干部库,逐步实现“晋升有望、能者居之”良好局面。
制定印发《西夏区社区工作者“能上能下”管理办法》和《关于试点西夏区社区党组织书记“竞聘上岗”的实施方案》,通过选拔、培养、竞聘、考察、试用等五个环节14条举措,首次跨镇街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能者上、劣者汰”,8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走上书记岗位。
各街道配套探索社区副职竞聘上岗相关制度,17名社区委员提拔选用为副书记、副主任,40余名网格员晋级“两委”成员。
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备案制,常态化监管社区党组织书记廉洁自律等情况,逐步健全违规违纪、履职不当、群众满意度不高等反向指标评价体系,探索实施网格员“点赞积分”绩效考核工作,对表现不合格的网格员进行淘汰出列,保障晋升体量,近年来更换不合格社区党组织书记5名,清退委员网格员10余名。
通过公开专项招录,将满足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副职选拔为公务员、事业编,做好资历量化加分、考前培训等工作,确保打通社区工作者到带编人员晋升渠道。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11日第29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