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02万亿千瓦时。
“1万亿千瓦时”是什么概念?横向看,相当于日本全年的用电量总和;纵向比,是我国2015年7月份用电量的约两倍。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电力供应平稳有序,经受住了今年入夏以来的首轮高温大负荷考验。对于今夏能源保供成绩单,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这样总结道:“能源保障‘顶住了峰、兜住了底’。总体看,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与韧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十四五”前四年(2021年—2024年),受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带动,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全国能源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一年用能的总和。尽管用能水平不断增长,我国能源自主供应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我国电力能源保供平稳的底气来源何处?
王宏志表示,我国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特别是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两个“50%”,也就是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纵观国际环境,国际地缘冲突频发、全球能源供需大幅波动的外部环境,也曾导致我国一些地方限电。而今,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能源储备能力稳步提升,油气“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建成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和支撑性调节性电源,电力用户响应能力逐步释放。
此外,我国应急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刚刚过去的“七下八上”,全国经历了大范围高温、暴雨洪涝和台风等极端自然天气,对能源保供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布局建设国家级电力应急支撑体系,建成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着力提升煤炭、油气应急保障能力,能源电力系统长期保持稳定可靠运行,全国范围内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特别是面对极端灾害冲击,能源基础设施快速恢复供应,为应急抢险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王宏志说。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08日第07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