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台湖镇中建幸福里小区,因为停车位弄得人人不“幸福”。小区有地下车库,但小区进出通道停满了车,剐蹭逃逸、急救受阻引发的业主投诉、报警不断。
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车位战争”,最终被一位穿警服的“调解专家”——通州交通支队长陵营大队台湖镇驻镇安监民警张伟慢慢化解。
2023年10月,中建幸福里小区停车矛盾集中爆发,反映小区西侧路乱停车问题的12345投诉、各种报警警情此起彼伏。张伟来到这个小区时,发现这里的问题比解一团乱麻还难。小区地下车位对外售价约22万元一个,只租不买的话月租金约600元,居民直言:“这个地段、这个价格直逼城里,太贵了!”结果,小区西侧的一条非市政道路成了临时停车场。严重时,道路两侧停满了车,中间通行宽度不足3米,车辆经常进不去也出不来,业主就反复拨打报警电话。
“矛盾背后是规划滞后、开发商利益、居民诉求的多重博弈。”问题十分棘手,张伟迅速启动“交安联办”机制,联合镇政府、社区、物业、安监、消防、公路站等十余个部门成立专班。他实地调研发现,小区北侧为待建工地、东侧为在建道路,西侧这条路是业主进出小区的唯一通道。一旦道路受阻,除了影响居民出行,也会危及应急救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张伟找到镇里管土地规划的副镇长,一起协调开发商,将北侧待建工地部分区域临时规划出来,并由镇里公路站进行路面硬化,开辟出一条临时道路,分流车辆;年底又在道路西侧划出1000余平方米空地,开辟出公益性质的临时停车场,可提供70余个车位,满足部分业主的停车需求。针对地下车位价高的问题,张伟约谈了物业公司,推动车位售价的下调。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小区西侧道路乱停车问题解决了,但矛盾并未完全化解——部分已购车位的业主抱怨“买亏了”,小区物业也因收入减少颇有微词。“基层治理难就难在利益平衡,要让各方利益都成为解决方案里的一部分,尽管无法满足所有的利益诉求,但是一定要让他们看到改变。”张伟深知,解决停车困局,不光是增加一点停车位的事儿。
张伟推动在道路中央和两侧设置隔离桩,实现人车分流;镇政府也组建起巡逻队,对违停车辆先劝导后清拖。已购车位的业主眼见小区西侧路上的变化,享受到顺畅进出小区的便利,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小,该小区业主投诉量下降了90%以上。
这些年,类似的停车难、收费贵问题,在台湖镇多个新建小区普遍存在。张伟夹在不同的利益群体间,反复忖度,常常弄得焦头烂额,之后又不得不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寻找“破题”关键。
曾经,在泰禾1号街区,张伟被200多名业主围住讨要说法。该社区因高价停车位“只卖不租”,小区周边道路乱停车矛盾成为多年顽疾,难以化解。张伟接手后,第一次跟着镇里干部来到社区,向业主代表了解民意,却被闻讯而来的200多名业主团团包围。居民们越说越激动、越说声儿越大,“我们只有3个人,当时天也黑下来了,我后背都被汗浸透了。”尽管心里打鼓,但张伟没有退缩。他耐心倾听居民诉求,现场提出解决方案:“你们建立一个微信群,把我拉到群里,我每天向大家汇报工作进度!”
几百人的微信群建起来了,张伟硬着头皮,在群里直面业主质疑,甚至还要承受部分人的冷言冷语,但他仍旧设身处地站在居民角度想问题。经过反复研究,他最终推动泰禾1号街区周边建起3个临时停车场,累计释放780余个免费车位;通过“单改双”优化道路设计、增设路侧停车位、设置隔离桩,彻底啃下这块“硬骨头”。
张伟常说,“警察不只是执法者,更是润滑剂。”在一次协调会上,有业主怒斥:“六环边的车位凭什么卖城里价?”他回应:“您说得对,我们就为这个‘凭什么’找答案。”这种“把矛盾装进篮子慢慢拆解”的耐心,源于他对基层的深刻认知——拆迁户、原村民、新市民的诉求交织,唯有先倾听再破题,才能让治理有温度。
在张伟的努力下,以中建幸福里与泰禾1号街区为代表的台湖镇多个社区,曾经被车辆挤占的道路陆续恢复整洁通畅。尽管停车矛盾仍有发生,但张伟相信,治理没有终点,那些火药味十足的小区,会慢慢找回“幸福里”该有的样子。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