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探索“音乐+”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等业务工作双向促进、融合发展,力行立德树人和服务地方的使命担当。
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班团支部开展的“不负青春,强国有我”主题团日作为我校“党建带团建”校领导“一对一”联系团支部对接仪式暨“团日活动巡礼节”活动首场观摩
“音乐+育人”:深化党建融合,培育时代新人
音乐学院党委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实际、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美育育人模式。坚持党管人才,优化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组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6支科研团队,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43项;实施“一对一”党建带团建,持续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师生在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35项,原创音乐作品《梦在远方》入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全国12强;实施师生音乐会“第一首歌”制度等,挖掘音乐教育潜力,把课程思政从讲台延伸到舞台,在教、学、练、创、演中引领师生;开展“业务大讲堂”“师生微课堂”“创作交流会”等,师生党员轮流“开讲”,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使思政育人既“有意义”也“有意思”。
音乐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倾心打造文艺精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举办“音乐+党建”系列微党课,开展“歌声中的党史”“重走抗联路”“铸牢忠诚担使命,锻造勤廉守初心”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编纂《阿郎赫尼那——赫哲族民歌集》,参与全省首批党建品牌“石榴籽佳园”培育创建,完成赫哲语版《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翻译、录制,整理并合唱佳木斯大学第一首校歌《合江军区干部卫生学校校歌》,创编舞蹈音乐《赫哲情歌》和合唱作品《乌苏里欢歌》;打造的东北抗联精神题材原创舞剧《捍卫者》《站在红旗下》,荣获2024中国顶尖者成长计划黑龙江分区群舞组十强。
学院师生演唱赫哲语版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音乐+服务”:强化党建功能,营造良好氛围
音乐学院党委坚持以师生为本,着力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深入实施“五联系”工作制度,班子成员对接高层次人才、党团支部、党外人士,提升党组织服务人才、服务教学科研能力;务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完成声乐汇报室等教学场所和设施的升级改造,新建教工之家、博士科研工作室,新配钢琴、乐器摆放架、课桌椅等,教学科研和实践条件进一步改善;党员干部带头服务毕业生就业,充分挖掘社会、师生和校友资源,累计走访用人单位40余次,新增实习就业基地、实践合作基地20个,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年均85%以上。
学院师生参加佳木斯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中俄工人艺术交流周巡演活动
“音乐+实践”:赋能党建效力,助推地方振兴
学院党委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服务地方发展和文化建设相融合,引领师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组织师生走进汤原镇北靠山村等,开展“文艺进乡村”“文艺下基层”“文艺进军营”等活动30余场次;参加佳木斯三江杏花节、第三届中国·桦南紫苏文化节、第二届中国·饶河“东北黑蜂节”等大型文艺演出;举办第一届黑龙江低音铜管艺术节、2024中俄音乐艺术节,相关活动被中国教育在线、黑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音乐教育系党支部走进佳木斯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参加“科技助残”,引导学生欣赏、演唱红色歌曲;声乐系党支部联合康复医学院为孤独症儿童开展音乐治疗,提升特殊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
学院师生出演佳木斯大学2024新年音乐会
学院党委《“音乐+”党建工作模式实践探索》获评学校“党建示范单位”,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以爱育爱 党建赋能》荣获“全校基层党建服务地方发展最佳案例”,键盘系、舞蹈系党支部获批“样板党支部”,学院被评为佳木斯大学“先进单位”。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孙广耀表示,学院党委将持续深化“音乐+”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努力破解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党建和业务工作质量,引领师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贡献佳音力量。(佳音宣 陆铁男)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