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动力车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虽普通却至关重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努力奋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担当”二字。
学思践悟启新程
刚来配电岗位时,刘杨说,她对电工知识简直算得上一窍不通。但她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像一颗努力发芽的种子,拼命吸收知识养分,快速成长为配电岗位上让人信赖的一员。
在这充实而忙碌的两年里,刘杨不仅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业余时间中还投身于水处理、空调制冷、高低压电等多项其他专业领域的学习与实践,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技术研讨,还主动投身于实践项目,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水平。凭借着不懈努力,她先后荣获多项专业技能证书,并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转型为一名具备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前不久的车间一体化人才考核时,刘杨不急不忙,将操作要点步骤背下,三位评委都为她打出了高分。
“师傅,这个位置的阀门是叫做浮球阀吗?”只见刘杨指着图片向师傅们虚心请教。
“那它又有什么作用呢?”得到了答案后,她忙在书上做好笔记,继续追问浮球阀的作用和原理。
勤学不辍,笃行不怠。从各类设备的外观形态、名称标识,到其内在的运行原理和功能作用,刘杨始终秉持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直至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剖析得清晰透彻、明明白白,笔记本上那端正娟秀的一页页笔记,她不知翻看了多少遍。
精研覃思稳保供
空调运行岗是车间中极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岗位。作为空调运行岗正值的秦博,更是比别人付出了多得多的心血与汗水。
在实际工作中,秦博不仅要确保温湿度严格符合生产标准,还需密切关注制冷机、板式换热器等众多设备的运行数据变化,通过精准分析与调控,不断优化设备运行效能,降低能耗。
他时而独自念叨,认真核算着空调的各项数据,从制冷量、到功率、能耗等无一遗漏;时而不停书写,综合考虑环境温度、使用时段,为空调设备制定严谨的启停计划……
正值换季,厂内各处温湿度升降变化极快且毫无规律,面对棘手的温湿度状况和每台状况都不同的工业空调,大家一时都没了主意,不知该如何下手调试。
“K10微雾阀要注意一次必须加多,最低不能少于50!”
“K37对于加湿非常敏感,一定要时刻关注它的送风温湿度变化,尽量只做小幅度调动。”
“降低这几台空调的送风湿度,防止引起滴水漏水!”
秦博紧盯屏幕前跳动的一排排数字,天气状况不好时,上下波动可能在几十秒内就超出标准,影响到生产现场。
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调试设备,最终使所有空调数据在屏幕上渐渐平稳下来。
在同事们眼里,秦博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超级机器,工作时间内,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忙碌的设备运行与调试中,而在业余时间里,他反复琢磨每一个操作细节,潜心研究如何才能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高效,如何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能耗。在他的努力下,班组竞赛时空调数据次次名列前茅,同事们看在眼里,服在心里。
守岗执勤护远航
“今天变频器有些故障,我去现场恢复一下,不用担心。”
“今天没什么问题,放心吧!”
“今天需要注意一下3号机器的压力……”
在动力车间的岗位上,秦芳已经默默坚守了二十五个春秋。中控室屏幕上不断累积的安全生产日期,如同岁月长河中的一座里程碑,如今已经悄然定格在三千九百九十三天。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凝聚着她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在她眼里,把一件事做好容易,但是把一件事守久难。
上班时,她就是真空空压运行岗的“定海神针”,空压大小机器设备再细微的特性和状态,她都一清二楚。只要有她在,设备的安全与稳定完全不用担心。在生产保供的输送线上,她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在工作之余,秦芳主动为年轻员工答疑解惑、传授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家长”。
在不久前举办的空压岗位应急处置技能竞赛中,秦芳凭借二十五年累积的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竞赛中,她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且紧密结合设备的特点,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效能。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在制造中心动力车间,像刘杨、秦博、秦芳这样的优秀员工还有许多,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精神,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智慧与汗水,谱写着一曲曲激昂奋进的担当之歌。(杨炜煜 张百根)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