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中国金融体系正面临深刻的改革与创新,如何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已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山东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立并发展了丰富的红色金融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精神财富。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山东红色金融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对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等重要红色金融机构的历史功绩与实践创新缺乏深入梳理与理论挖掘。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张建华等编著的《山东红色金融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概论》),以详尽的史料、清晰的结构以及深厚的理论功底,系统梳理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创建、发展与壮大历程,深入阐释了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等红色金融机构的历史贡献、实践经验及其所凝结的革命精神,对于深化党史国史教育、推动金融领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山东红色金融的历史贡献与理论价值
《概论》基于历史的视角,阐述了山东红色金融在根据地政权设立、工农业发展以及军事斗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山东根据地经济环境面临严峻考验,日伪政权通过发行伪币、倾销法币等方式,企图瓦解根据地的经济基础。在此背景下,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了北海银行、鲁西银行,创造性地发行了北海币和鲁西币,与日伪政权及国民党法币开展货币斗争,不仅稳定了根据地的经济流通,还有效保证了群众生活和军事供给,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建立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北海银行逐步发展为山东及华北地区的核心金融机构,其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境中的金融智慧与经济领导力;鲁西银行同样在冀鲁豫根据地承担了重要的货币供给与经济稳定工作。著作中指出,根据地的金融实践并非单独的经济行为,而是将金融与政治、军事和民生融合发展的系统性工程。著作讲述了红色金融如何在特殊时期,通过货币政策和金融工具服务于革命,并借助制度创新完成特定经济任务。此外,著作对金融主权的重视,揭示了货币发行与流通背后所蕴含的主权属性与阶级属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内涵。
二、山东红色金融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概论》不仅从历史视角梳理了红色金融的发展历程,还从经验层面总结了山东红色金融成功的核心原因,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和“坚持货币主权”。其中,以“坚持党的领导”最为关键。著作中指出,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山东红色金融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得以创建和发展的根本。著作阐述了山东根据地金融机构如何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方针,灵活应对敌伪的经济封锁,有效维护了根据地的经济稳定。同时,著作充分展现了“坚持人民立场”这一宝贵经验的重要价值。北海银行和鲁西银行在货币发行、贷款政策和货币斗争等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山东根据地的红色金融机构通过发放低息贷款、提供农业生产资金以及稳定市场物价等措施,缓解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赢得了人民支持。这些历史经验为新时代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三、山东红色金融的革命精神与时代价值
山东红色金融孕育了丰富的革命精神,《概论》中总结了众多优秀品质,如“大胆创新”“以民为本”“清正廉洁”等。这些精神在新时代逐渐成为金融领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著作多次提及,北海银行工作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始终保持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的品格,对新时代金融从业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职业操守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当前,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弘扬山东红色金融的宝贵精神。唯有深入挖掘山东红色金融的精神内涵,才能为新时代金融事业注入持久而强大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概论》一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该著作填补了山东红色金融研究的空白,为新时代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现实参考。作为一部系统梳理山东红色金融史的概论性著作,本著作在理论上高度概括了山东红色金融的发展经验,为进一步深化红色金融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著作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并生动还原细节,使读者能够细致、全面地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的智慧与经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毫无疑问,《概论》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学术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著作是在“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建设成果以及《山东金融史研究丛书》(8卷本)写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编撰而成,既为学界研究红色金融史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党政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益读物。
(王胜文博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教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