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

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显著 由研究者发起的仍较少

2023年05月22日 12:50:41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张秀兰

5月20日为“国际临床试验日”。近年来,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显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最新相关数据—《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首次突破3000项。与此同时,部分临床试验仍聚焦热门靶点,同质化较为明显。此外,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仍较少。

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与同质化并存

近年来,我国新药临床试验保持了连续增长。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2022年6月发布的《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首次突破3000项,共登记临床试验3358项,2020年和2021年年度登记总量分别较上一年度增加9.1%和29.1%。

与此同时,临床试验聚焦于热门靶点的现象也颇为突出。前述报告以近三年(2019年—2021年)数据分析,各年前10位品种中均有50%以上品种为抗肿瘤药物,新药临床试验同质化仍较为明显。临床试验数量统计显示,2021年临床试验数量最多的靶点分别为PD-1、PD-L1、HER2、EGFR 等,为84项、68项、57项和53项;其中PD-1和PD-L1靶点Ⅲ期临床试验分别高达36项和21项,高于其他靶点。

基于此,相关官方“指引”也相继出台。2021年7月,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抗肿瘤药物研发,从确定研发方向,到开展临床试验,都应贯彻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理念,开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随后的2022年9月,CDE再度发布《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直指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鼓励研发人员深入探索其设计特点。

到了2023年5月,国家药监局连发《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四个通告,涉及乙肝、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人源干细胞、抗肿瘤光动力等多个领域。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仍较少

除了由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以个体或群体为研究对象,不以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注册为目的,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后、病因、预防及健康维护等的活动。在创新药开发过程中,IIT主要由医疗机构自行立项管理,启动程序的复杂程度大幅降低,可在短时间内、较低成本下获取临床数据,高质量的IIT研究也可为新药注册申请或临床试验申请提供证据支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企业开展的新药临床试验一般都是用单药作为对照,现实中医生却经常联合用药。新药注册上市后,需要医生从病人角度出发,在临床中用不同方法提出假设进行试验,进一步推进新药的临床实际应用,甚至改变药物指南的推荐方式。

目前,由于对机构资质的要求及临床设计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等因素,目前国内IIT研究仍较少。“在临床试验方面,光由企业发起远远不够。一些医生在临床上发现的治疗方案以及验证,企业可能永远都想不到。”一位药企业负责人也表示。

责任编辑:田心悦
  • 临床实验
  • 药物研发
  • 药品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