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简称“碳水”,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很多控制体重的人将其视为“大敌”,认为它是“长胖元凶”“血糖杀手”。但是,碳水化合物其实分“好”与“坏”,吃对了并不容易让人发胖。较少精制碳水、较多植物蛋白和健康脂肪的“高质量”低碳水饮食,与体重减少相关;长期大量食用坏碳水,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生风险。碳水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选择好碳水,控制总量,搭配合理。
2025-08-15 20:40:48所以,抗高血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压,还可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损伤。很多人认为抗高血压药有依赖性,这是不正确的。虽然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微乎其微,不能因噎废食。抗高血压药非抗菌药,不会出现耐药情况。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抗高血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可平稳降压的药物。
2025-08-14 14:26:24中国经济网8月7日讯 8月7日立秋节气到来。作为一种社交文化现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连续几年成为各大茶饮品牌的营销抓手。据记者统计,以此为由头推出应季或限定新品的品牌包括林里、瑞幸、满记甜品、1点点等。虽然秋天的氛围被渲染正浓,但从气候特征看来,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牛”的说法,立秋不等于入秋,科学防暑不可松懈。
2025-08-13 21:45:12然而,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从孤独走向社会联系——迈向更健康的社会》显示,全球平均每6人就有1人受孤独困扰。更关键的是,2014~2019年,孤独每年约导致超87.1万人死亡。《报告》显示,2014~2023年,全球约有16%的人口报告感到孤独,其中,13~17岁青少年、18~29岁年轻成年人的孤独感最普遍。
2025-08-12 19:18:04末伏“湿热”与“燥热”可能交替或并存。“肺主秋,其性燥”: 立秋后,秋气渐生,对应肺脏。这正是“冬病夏治”调理寒性疾病的最后窗口期。如今立秋节气虽过,但目前仍处在伏天内。高温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此时要警惕心血管疾病。伏天机体能量消耗大,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末伏后建议早睡早起,适当锻炼,且运动要适当,尽量不要大汗淋漓,损伤阳气。
2025-08-12 19:15:5730岁的小沈从未想过,从小走路就“啪嗒”作响的双脚,会变成一个“疼痛开关”。她向《生命时报》记者坦言,12岁时就发现自己的脚和别人不太一样——脚底板紧紧贴着地面。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了扁平足,但当时因“不影响正常生活”,她没放在心上,也没及时矫正。现在,坐得多了就腰酸,站得久了膝盖疼,走路长了脚更疼,颈椎也常常发僵。她一直没上心的走路问题,竟从下至上牵连了全身。
2025-08-12 19:10:49央视网消息:8月7日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此时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阶段,高温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专家介绍,立秋节气要做好 “三防一养”。因此,立秋后降温防暑、补充水分不可少,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立秋刚至,夏天贪“凉”造成的脾胃虚弱尚未恢复,需注意健脾和胃,避免腹泻。立秋后,下面这些养生误区请 “绕行”!秋季脱发明显在很多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这和气候以及身体的代谢有关系。
2025-08-12 19:08:08肺癌连续10年全球死亡率第一!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癌症死亡率首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的病例超过106万,死亡数超过73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025-08-07 23:11:54但很多人不知道,“喝水这件小事”若饮用不当也可能埋下健康隐患。近日,“老人一天喝6升水导致水中毒”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谁知他太过认真,一天内竟灌下了近6升白开水,结果出现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家人紧急将他送医,被确诊为“水中毒”引发的严重低钠血症。经检查,张女士被诊断为低钾、低钠、低氯和电解质紊乱,颅脑CT显示脑组织轻度水肿,这是典型的“水中毒”症状。
2025-08-06 18:20:02《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