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报

江苏省南通市:交通驱动发展 枢纽推进融通

2022年11月22日 19:18:23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于2020年7月1日开通运营,是沪苏通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图为列车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上飞驰。

南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长江之畔、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南通市,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有着“江海门户”的美称和控江扼海的重要战略地位。

自古百业兴,交通须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交通枢纽能级取得跨越式提升,有力带动“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地缘优势加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区位发展优势。

当前,南通围绕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的目标定位,重塑发展格局,努力让“上海北”成为“北上海”,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格局

发生根本改观

今年,随着张靖皋长江大桥、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开工建设,南通市频上热搜,当地交通建设情况引发社会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通州湾新出海口进入国家规划,两年前,南通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15万吨级航道一阶段工程、吕四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小庙洪上延航道工程(一阶段)、三夹沙南航道、通州湾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先后交工,吕四起步港区码头通用码头启用,洋吕铁路和通州湾至通海港区疏港铁路、疏港航道等集疏运项目加快建设……南通港航建设积厚成势,长江经济带“强支点”加速成形。

而在十几年前,南通市曾面临枢纽能级不强、过江通道不足、铁路“往南不通”、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比如南下只能坐轮渡,每次过江要颠簸4个多小时,严重影响人们出行。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晓见谈道,经过几代交通人的接续奋斗,南通已经甩掉了“难通”的地域标签,过去受制于长江天堑的交通面貌一去不复返。通过全力补齐过江通道短板,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南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发生了根本改观。

今昔巨变得益于交通规划引领。2017年,《南通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家规划层面明确了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

目前,南通市在争取枢纽定位提升的同时,全市上下积极推动南通交通元素进入国家和省级重要规划。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等7个重大交通项目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8条过江通道列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17个项目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34个项目列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依托江海联运、空铁两大枢纽,南通市将构建公铁空、江海河立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曹晓见表示。

“通道效应”叠加释放

江海奔流,气象万千。自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运营以来,天堑变通途,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的融合互动及经济版图的重构。

过江通道是长三角一体化和跨江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南通市有8条过江通道列入国家《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目前,该市已有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3条过江通道建成通车,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以及北沿江高铁3条过江通道正在加紧建设。

海太长江隧道的开工建设将连接起海门区和太仓市,北沿江高铁的开工建设将连接起南通市和上海市。有专家分析称:“北沿江高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东西方向贯穿整个南通,更在于其与沪苏通铁路一同建构起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让南通实现从交通末梢到交通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八龙过江”格局打通后,南通平均每20公里江岸线就有一个过江通道。曹晓见表示,过江通道项目的陆续实施,意味着“南通好通”、跨江融合的“通道效应”叠加释放,南通加快融入国家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主动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大网络,更高水平地融入苏南、对接上海。

为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好通”“向南通”成为南通发展的关键词。南通正打造“南通好通”大交通格局,擦亮“万事好通”营商环境品牌。

近年来,南通持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实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今年,南通全面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出台66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从企业开办、审批服务、项目服务、惠企服务、市场监管、法治服务六个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全周期、全覆盖、全要素、全闭环服务,叫响“万事好通”营商环境品牌。

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表示,未来,南通将继续把奋斗植入城市基因,锚定“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努力在新征程上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突出交通先导,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突出创新驱动,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跨江融合,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突出沿海发展,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突出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健全

今年8月底,南通港铁路最后一个连续梁合龙。这是国家“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行动计划”14条重点铁路项目之一,用以解决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有利于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据悉,南通正打造1小时通达沪苏、2小时通达扬子江城市群、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客运出行圈,打造长三角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周边国家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快货物流圈。

构建南下北上、西进东出、通江达海、贯通国内国际的互联互通体系,近年来,南通在陆海空三方面齐发力,公铁水、江海河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在水运方面,南通市建成连申线、通扬线九圩港复线船闸及通江连接段、通扬线海安段。全市三级及以上航道从无到有达到120公里,通江达海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基本形成。在港口方面,南通港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长江沿线海进江运输的主要中转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多式联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江苏省在对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融入“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区域功能作用。

“南通更好通、交通更畅通,就是交通部门最大的责任和使命。”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建飞说,南通按照“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定位,紧扣高质量、一体化要求,要在全省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争当先行军。今年,全市交通计划投资316亿元,首破300亿元大关,已完成213亿元,再创“冲拼快上”的奋斗热潮。“十四五”期间,南通在交通领域投资总额预计达1500亿元,为“十三五”时期的2.14倍,由交通优势转化的经济潜能必将加速释放。

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南通还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推进生态友好型公路、港口、航道、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集约利用综合运输线位、运输枢纽、跨江通道等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岸线资源;加强港口堆场、码头扬尘污染控制;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等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出行城市创建。

未来,南通将重点加快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和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试点建设,科技赋能交通运输,在安全生产、污染防治、新能源应用、智慧执法、信用监督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南通交通样板,为全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南通力量。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1月21日  第09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交通
  • 南通铁路
  • 南通通州
  • 关注南通
  • 南通机场
  • 长江
  • 铁路
  • 南通科技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