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2024年04月22日 15:18:33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王皖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形成了功能完整多样的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业信贷规模持续稳定发展,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债券市场规模、保险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资产管理行业前景广阔,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的改革发展方向应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要求和需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打造功能完整多样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开拓金融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目前,我国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金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失衡,大量金融资源被低效占用,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应该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流通体系,盘活资金,高效利用,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同时,金融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应大力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真正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切实落实好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要让金融支持实体,更好地服务人民,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都要不越权、不越位,分工协作、突出重点,将自身效益、社会效益与风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达到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要着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机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建立起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现代金融市场。

要让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尽可能回归金融本源,银行业做实资金融通及货币信贷,保险业做好风险管理和契约保障,证券业推动发行交易和财富管理,信托业落实受人之托和代人理财,基金业专注投资理财和资产管理,推动培育一流的投资机构,活跃资本市场、优化估值水平。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谨防微观金融风险通过直接和间接金融渠道跨机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境传导,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持续严厉打击通道杠杆、监管套利、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行为,做到严防传统领域业务风险和全面防范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兴领域潜在风险统筹推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完善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以专业的金融服务保障房地产行业平稳过渡。

配合财政政策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同时拓宽自身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为地方金融稳定作出应有担当。对中小金融机构加强监管,提高准入条件,健全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严厉打击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

坚持将防范风险与金融反腐一体化推进,严防道德风险,将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贯穿金融工作的始终,将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把市场化和法治化有机统一起来。

促进政府型监管

与自律型监管相融合

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是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目前监管现状而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金融机构混业经营与传统分业监管的模式有待改进,对高风险业务开展多层监管的能力不足,国内监管向跨境监管合作经验欠缺,这既对监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更要求金融机构和企业要自觉适应金融监管的新要求,完善金融机构自律型监管体,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健全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需要有与之配套的风险评价体系,设置相应的金融风险考核评价体系。

金融机构要做到厘清自身风险底线,适应新形势下新的监管要求,自觉遵守、自我约束。要建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业,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特色企业文化,将新时代、新金融的经营目标、发展要求、合规文化和风险意识融入进从业人员的血液里。

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

金融干部人才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而这样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现在金融业治理结构上,就是领导干部管理和风险管理上出现了偏差。要以服务金融强国建设、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德才兼备、专业素养扎实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己任,锻炼金融领域干部,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应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以打造新时期新监管体系为迫切任务,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铁军;以构建中国特色金融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前提,培养智库研究学者,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4月22日  第17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金融
  • 金融机构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