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报

主打信任牌的“交换式旅游”靠谱吗

2023年07月03日 16:49:08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张亚欣

旅游方式再出新花样——“交换式旅游”兴起,主打信任牌。

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交换式旅游”,即两个陌生人互相前往对方所在城市旅游,同时免费住在对方家里,省去住宿费用。

“交换式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消费者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诉求,但这种看似住宿“零成本”的旅游方式背后其实暗藏安全隐患。旅游从业者该如何平衡好游客安全和个性化需求的关系?

有人乐意有人难以接受

从今年“五一”假期开始,受消费者出游热情影响,全国各地酒店的价格普遍飙升,“酒店涨价”“酒店刺客”“酒店价格上涨明码标价不算违法”等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

高昂的住宿成本让不少想要出游的游客望而却步,而另有一拨人则发散思维,打起了交换的主意。“交换式旅游”随之悄然兴起。

从形式上看,目前“交换式旅游”主要有两种换法:一种是旅游者约定日期同时交换;另一种是错开时间交换。中国城市报记者浏览社交平台相关话题发现,从信息来源看,有的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求交换”,有的人则选择在一些“交换式旅游平台”上寻求“交换对象”。

对于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消费者的观点呈两极分化。“我可以接受,但前提是我们需要提前加微信,加深一下了解,确定价值观没有太大出入,才有可能放心住到陌生人家里,以及让陌生人住进来。”刚刚大学毕业的刘曜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交换式旅游”的住宿“零成本”还是让他比较心动的,而且现在他自己也是租房住,并没有太多贵重物品,相对而言还是愿意尝试的。“同时我也希望借助交换的机会,交到新的朋友。”刘曜说。

在以刘曜为代表的一类人看来,“交换式旅游”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己在交通、住宿、导游陪同甚至是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环节,可以与当地居民进行全面接触,获得比传统旅游更加深入的体验;“交换式旅游”的共享活动,也能够让游客和当地居民通过互动的方式建立深厚友谊,从而加强不同地区人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另一类人的观点则相对保守,普遍认为尽管住宿“零成本”比较诱人,但自己宁可住条件一般的酒店或者等攒够钱再出去旅行,也不愿意住到陌生人家里,更不必说让陌生人住进自己家来。“家是一个私密空间,最好还是不要拿来交换。”山西太原市民李晋觉得“交换式旅游”不太靠谱,他难以接受。

住宿“零成本”背后隐患重重

在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耿松涛看来,“交换式旅游”是当前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之一,这种形式的旅游确实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交换双方可以借此机会降低旅游成本,扩大社交范围,还可以交换旅游攻略,以本地人的身份,更深入地体会当地的风土民情,提高旅游体验质量。但在实操过程中,“交换式旅游”背后的风险及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有业内人士表示,“交换式旅游”的前提是“双向奔赴”,一旦某一方出现突然违约或失信,极易给遵守规则的参与者带来行程上的困扰;若是在交换期间发生意外事故,交换双方权责划分更会成为巨大难题。综合来看,“交换式旅游”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和实惠。

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目前已有一些游客遇到了不靠谱的交换者,比如有人先在自己家接待了对方,等到一周后想让对方践行“交换之约”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再也联系不到对方;也有游客在与对方同时出发前往彼此的城市游玩,返回家后却发现家里犹如刚退房的酒店,一片狼藉;更有游客到了对方家后才发现,房间条件和对方给出的照片“货不对板”……

此外,还有不少商家已经嗅到了“交换式旅游”中隐藏的商机,比如在社交平台上以个人身份晒出自家房间照片后,从单个房间到整套房明码标价。如此一来,这就和收费的民宿并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可以说只是自营民宿披了一张“交换式旅游”的皮。

看似私下约定的行为,因为缺乏监管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如入住无需登记身份证、脱离公安机关管控等。而且“交换式旅游”提供的并非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居住品质和居住安全无法被监督。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陌生人敞开家门可能存在个人安全风险,例如财产被盗或受到隐私威胁;在交换过程中,难以完全验证对方的身份和背景信息,存在被欺诈或遭遇诈骗的风险;两个陌生人之间可能存在文化差异,习俗和生活习惯可能不同,从而导致不适应甚至冲突。”

此外,一位从业者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由于这种旅游方式在我国仍处于雏形阶段,很多界定还比较模糊。他坦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在交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如财物损失或人身伤害,将难以追究责任。

把握机遇创新、优化特色旅游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游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共享经济时代。而共享经济衍生出的共享旅游,便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实现旅游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激活并释放闲置资源,给游客的消费观念和旅行方式等带来根本变革。

一边是“零成本”、强社交属性、接地气的体验游,一边是因缺乏监管而产生的重重隐患,未来,“交换式旅游”或会发展成何种形态?

上述从业者称,“交换式旅游”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尽管目前仅有一部分人愿意尝试,但随着人们对旅游方式多样化需求的增加,“交换式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可能会逐渐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注重体验和与当地人交流的旅行者来说,交换式旅游提供了一种更为亲近和真实的旅游方式。

而在张雪峰看来,“交换式旅游”可能并不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只会成为一种小众的旅游方式选项。“由于安全和隐私等问题,这种方式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对于一些冒险者和经济有限的旅行者,他们可能会选择这种方式来降低旅行成本,并且获得更加本土化和深入的旅行体验。”张雪峰说。

实际上,“交换式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游客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诉求。在此背景下,从业者该如何把握机遇满足游客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交换式旅游’的出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游客对旅行方式的新诉求,比如更加个性化、亲密化和接地气的旅行体验。”张雪峰建议,从业者应该建立一个可信赖和透明的平台,加强安全审核和筛查机制,使交换双方能够充分沟通、相互了解,有效减少误解和冲突;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旅行方案及选项,为用户提供独特、真实和有价值的旅行体验;通过建立在线社区和旅行者分享平台,让旅行者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和评价,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和互动性。

有从业者认为,旅游机构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比如为参与交换的游客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帮助他们匹配合适的交换对象,提供行程规划和咨询等服务,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此外,还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向人们传达“交换式旅游”的概念和原则,提高人们对其的认知和理解,减少疑虑和担忧,在满足消费者对旅游行业发展新诉求的同时促进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7月03日  第15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交换式旅游
  • 旅游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