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报

北京获全国低碳城市试点评估第一

2023年12月11日 17:19:54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朱俐娜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在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评估中,北京市凭借低碳试点整体工作进展较快、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和形成多项创新做法等特点,在81个低碳城市试点评估中成绩排名第一。

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健全完善试点碳市场工作机制。

今年10月,北京市政府将出租车行业纳入试点碳市场履约范围,还开展了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通过市场化手段促使企业主动减少碳排放。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的7个试点碳市场之一,北京试点碳市场自2013年开市至今已平稳运行10年,覆盖近1300家单位、碳排放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形成了政策制度完善、参与主体多元、交易活跃度高、碳价激励约束作用显著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明登历介绍。

明登历称,北京市按行业发展阶段科学制订和更新方法学,完善及更新各行业先进值,组织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建立绿电消纳补偿机制,额外购买的绿电碳排放量按零计算,开展低碳出行等碳普惠行动。

低碳出行离不开普通市民的参与。“依托试点碳市场,北京市创新性打通了碳普惠和碳交易。”明登历表示,碳普惠平台收集的公众低碳出行碳减排量,经审定后,可在北京市试点碳市场交易,用于重点碳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抵销或主动履行减碳社会责任。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北京市共签发低碳出行碳减排量12.7万吨,大部分已出售至重点碳排放单位用于碳排放履约,所得资金通过碳普惠平台回馈参与低碳出行的公众,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明登历介绍,北京市发布了MaaS低碳出行碳减排项目评估方法,平台企业积极响应,实施低碳出行项目。公众也可以根据实际自行选择碳普惠平台,完成碳普惠注册后,低碳出行即可实时获得碳减排量。获得的减排量既可用于植树、修桥、低碳冬奥建设等公益性活动,也可在平台上兑换购物代金券、视频会员、公交地铁充值卡等激励。

北京市民张力平时喜欢运动,在出行方式上更热衷于绿色出行。他告诉记者,日常外出会使用导航软件选择两种绿色出行方式,一种是步行导航1公里到公交站,另一种是骑行3公里到达地铁站。经估算,这两个行程分别获得0.3KG和0.8KG的绿色能量。“积攒的能量可以兑换各种直减券,很实用。”他说。

截至今年9月,“MaaS出行绿动全城”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活动正式注册用户近400万人,累计出行人次近3亿人次。经初步核算,活动累计碳减排量达数十万吨,有力推动了交通领域碳减排进程,协同改善环境质量。

“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纳入管理单位的碳排放管理水平和碳排放下降率明显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北京碳市场成为展示首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新名片。”明登历说。

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走在先

北京市一直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不同层次的低碳发展试点。

2022年6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低碳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筛选出一批成熟可推广的先进低碳技术,培育一批碳绩效领先的低碳领跑者企业和公共机构,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绿色低碳的气候友好型区域,凝练总结一批综合性气候投融资政策工具,为研究制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法规、标准积累经验、提供支撑,为带动全社会践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企业、气候友好型区域和气候投融资等试点,建设了一批多层次、多类型的低碳试点示范项目。”明登历介绍,通州区、密云区成功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丽泽金融商务区等4个案例和1名志愿者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

2022年以来,北京市低碳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国家速滑馆低碳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被动式近零碳(能耗)示范项目等12个项目获评为先进低碳技术试点优秀项目。

“2023年,在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评估中,北京市凭借低碳试点整体工作进展较快、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和形成多项创新做法等特点,在81个低碳城市试点评估中成绩排名第一,被评选为优良,城市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明登历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为历史同期次优。

关于未来发展趋势,明登历表示,北京市将继续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减排,完善碳市场调节机制,强化低碳试点示范,提高适应气候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推动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贡献“北京经验”。

全国首个氢能碳减排项目落地北京

此外,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全国首个氢能碳减排项目已在北京落地。”明登历介绍,北京发布了全国首个面向车用氢能领域的碳减排方法学,鼓励交通领域降碳减污。基于此方法学,大兴区相关企业牵头,借助京津冀智慧氢能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情况、核算减碳成效。“这是全国第一个具备落地资格的氢能领域碳减排项目,预计每年碳减排量达2.4万吨。经审定签发的减排量可作为碳排放抵销产品,参与北京碳市场交易,产生的收益返还车辆所属企业,形成良性循环。”明登历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长景春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绿氢在我国氢能的占比不到1%,但是到2030年估计会扩大到15%。当前绿氢的制备成本是每公斤25元,随着技术进步迭代、规模扩大,到“十五五”时,成本有望降到每公斤20元。

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持续出台政策支持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解读规划时强调,氢能具有清洁低碳属性和跨界应用潜力,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例如燃料电池车辆、氢能冶金等;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质替代能源。通过广泛推广氢能在用能终端的应用,将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11日  第07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北京
  • 碳排放
  • 普惠
  • 氢能源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