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教访谈

招办访谈|淄博职业学院:山东规模最大高职,专业建设更是“高”

2021年07月22日 16:39:30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尹明亮

       作为山东省招生人数最多、专业最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淄博职业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作为山东15所教育部“双高计划”中的4所高水平学校之一,淄博职业学院“高”在哪儿?2021年山东高考专科志愿填报在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对话淄博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张树礼,邀请他深入解读这所山东最大的高职院校。

      招生规模第一,“高水平“不仅在于大

      打开淄博职业学院的官方网站,“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如今是学校最显著的标签之一,2019年底,教育部、财政部公示197个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在这个被称为高职届“双一流”的计划中,淄博职业学院成为全国56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之一。

     “学校这些年来的办学,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已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张树礼说,其实在成为“双高校”之前,学校的国字号标签就已经不止一个,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这些标签也见证着淄博职业学院组建近20年来的成长。

      在淄博市联通路两侧,淄博职业学院的三个校区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品”字,总占地2000多亩,学校办学规模算得上是省内最大的,2021年,学校70多个招生专业计划招生8800人,专业和招生人数都是省内最多的。

   “学校26000多人的在校生规模在国内高职院校中也同样名列前茅,但学校之所以成为高水平学校,不仅仅是因为大,更因为大而精。”张树礼介绍。

   “如今的淄博职业学院其实是由六所职业学校经过2002年和2009年的两次合并组建而来,淄博商校的商科类专业,淄博化工学校的化工类专业,淄博卫校的医护类专业……数十年的专业积淀本就颇具特色,这些年的融合发展,让学校的各个专业类别在职业教育中都别具特色,这也是近年来,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张树礼说。

      紧追产业发展,专业建设“挺时髦”

      在淄博职业学院,专业数量多,特色专业的数量也同样是名列前茅。“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所以学校的专业建设也是紧贴产业发展的需求,与社会、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张树礼介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而在淄博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早已在深度地开展着,学校牵头成立的淄博职教集团是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与诸多大型企业合作开设的10个二级学院实现了校企合作育人的深度合作,其中与莱茵科斯特共建的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成为国内职教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样板。

      科技发展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自动化已经在很多层面改变着社会,如今新能源汽车又称为科技发展的新风口。而在淄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恰也双双都是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淄博职业学院也是为数不多有两个以上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的学校。

      张树礼介绍,如今在淄博职业学院,就是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强化“专业群”建设,重点打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医养健康3个高水平专业群,智慧快递、财经金融、高端化工、生物制药、装配式建筑、新一代信息技术6个骨干专业群,影视动漫、涉外商贸、艺术创意3个特色专业群。“做到专业与产业的高度契合,3+6+3的专业群也基本覆盖了学校的各主要专业群。”张树礼说。

      一年四夺国赛一等奖,专升本人数又创新高

      在淄博职业学院,“学生管理24小时全时段覆盖”是职业教育界流传的一个典型经验,学生时时有人管反映到学生的成长上,则是一个个亮眼的成绩。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刚刚全部落幕,今年淄博职业学院五支队伍代表山东出征,其中在高职组网络系统管理、化学实验技术、工程测量、健康与社会照护四个赛项上斩获一等奖,在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上获三等奖,总获奖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生获奖并不是偶然,去年在全国赛项数量整体减少的情况下,学校同样斩获了三个一等奖,这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果之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实体现在学校的每一堂日常教学中。”张树礼介绍,自2016年以来,淄博职业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14个赛项共获三等奖及以上奖项36项,其中有五个赛项都是三获一等奖。“

    “除了大赛中的出色表现,淄博职业学院学生在就业以及升学中的也同样得到了认可。”张树礼介绍,2021年,学校专升本考生通过的人数达到1763人,再创新高,应届生专升本报考录取率超过7成。而在就业率方面,淄博职业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超多98%。


    “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工匠,这便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学校的‘高’与‘大’最终还是要靠学生的成长来诠释。”张树礼说。

责任编辑:王碧洁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